新华社福州4月20日电(记者 宓盈婷 颜之宏)“原来进站都是人工检票,排队时间较长。现在有了人脸识别设备,只要‘刷脸’就能进站,既方便又快捷。” 来自泉州的王鹏正在福州火车站敞亮的候车大厅内等候开往泉州的动车。 王鹏所说的人脸识别设备是福州火车站于2018年投入使用的8台人脸识别验证机。 该机器配备了液晶面板和摄像头,设有前后两道闸门,旅客站在**道闸门外,将身份证插入读取识别槽,然后将脸部对准右侧前方的人脸识别电子屏, 这时机器会自动抓取旅客脸部信息,并与旅客身份证芯片里的照片进行比对,在快速确定电子车票、人员、身份证信息相符后,闸机自动放行。 “较快可实现2秒钟‘刷脸进站’一人。”福州火车站客运员周斌说,通过大数据读取,“刷脸进站”不仅方便了旅客,而且还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车站把更多劳力投入旅客更需要服务的地方,比如帮助老人小孩、残疾旅客进站服务等”。 如今,与高速铁路相匹配的服务正逐步向数字化、自助化转变。这样的变化也辐射到了金融服务领域。 “请眨眨眼”“请向左右望”……甜美亲切的女声在中国建设银行福州古田支行大堂内回响。声音的“主人”是几台整齐摆放着的智慧柜员机。 该机器提供了覆盖个人、对公柜面业务的开户、转账、理财、签约等19大类300多项功能服务,并且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 只要是户主本人按照提示操作,在短短几秒钟内就能通过智慧柜员机的安全人像审核,身份审核效率提升十倍以上。 目前,建行已在福建省内配置了2800多台智慧柜员机,覆盖了全省所有网点。 依托人脸识别系统,银行迎来了“刷脸取款”时代。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渠道管理部工作人员邹心斌说,该行的“刷脸取款”功能支持小额免密取款, *银行卡,也*输入密码,真正实现了仅凭人脸即可取款。“我们希望利用智能设备、数字媒体和人机交互技术为客户带来全新体验和感受,打造真正的智慧银行。” 2017年4月,中国首台“自助登记打照机”亮相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江裕森介绍,该机器以人脸识别技术、身份证识别技术为**, 以大数据运用为工具,完成对商事主体的身份认证以及对电子签名的有效探索,实现身份认证“智能化”。 高平平是福建**通过“自助登记打照机”全流程自助操作申领到营业执照的个体户:“起初我准备到窗口办理业务,但工作人员推荐我用机器, 说是靠‘刷脸’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于是我尝试了一下,全程只用了不到十分钟,非常方便!” 在沿海城市厦门,人脸识别技术使传统的交通违法处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创新开发的交通违法处理远程窗口核验功能, 依托网上身份认证技术,让车主*再前往窗口办理相关业务。车主通过“刷身份证+刷脸”开展身份认证,随后提出交通违法处理远程窗口核验申请, 交警部门会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核验,车主再次通过“e政务”便民服务站接受处理,有效解决了窗口排队长、处理难等问题。 目前,厦门市已在各连锁社区便利店内建设了50个“e政务”便民服务站,服务范围涵盖全市各区,且所有站点都能提供交通违法处理远程窗口核验服务。 在中国,人脸识别技术正逐步向各个行业领域渗透。这一新技术在颠覆传统行业的同时,也较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工作、生活方式。“刷脸办事”时代已经来临。